工信部重拳整治APP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问题 BAT等68家企业已完成整改

首页 / 业界 / 资讯 /  正文
作者:藏青
来源:安全419
发布于:2021-07-08
7月8日,据工信部网站消息,近期,工信部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“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、关闭按钮小如蝼蚁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、诱导点击暗度陈仓”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,督促企业重视用户诉求,解决好在开屏信息页面中存在利用文字、图片、视屏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等问题。


工信部指出,APP用户权益保护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,持续开展APP专项整治。截至目前,百度、阿里、腾讯、字节跳动、新浪微博、爱奇艺等68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已按要求完成整改。2021年第二季度,开屏弹窗信息用户投诉举报数量环比下降50%,误导用户点击跳转第三方页面问题同比下降80%。

根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最新发布的《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(2020)》,弹窗干扰、强制推送、信息窃取和涉黄涉毒等问题广告数量呈下降趋势,随着法规政策出台与监管加强,APP内置SDK插件广告投放行为日渐规范。

不过这一报告显示,消费者反映强烈的App内置广告“关不掉”问题仍然突出。上海市消保委对其中600个App广告行为分析发现,58%的App含有广告,其中69.7%的广告没有“关闭键”,比如汽车之家、快看视频、36氪等。



移动用户在打开 App 的时候,除了能看到 App 的品牌宣传页之外,还能看到区别于宣传页的图片或视频内容,一般会带有 “ 广告 ”、“ 跳过 ” 等文字标识;开屏广告的展示时长一般在 3-5秒左右,展示完后会自动关闭并进入 App 首页。大多数开屏广告都是可点击的,点击后可在 App 内打开落地页或者唤醒其它第三方 App。

然而,近日据新华社报道,部分APP故意拖慢启动速度、不能一键取消或关闭;跳过按钮“善于”伪装、千方百计诱导用户点击……手机APP开屏广告的种种“套路”,不仅令人不胜其烦,还隐藏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。

例如,在开屏广告页面,“跳过”按钮设置在不起眼的右下角,颜色与背景色调一致,使用小号字体,让用户不易察觉。同时,屏幕正中央显示一个带有关闭叉号的提示,用户只要点击叉号,就被“套路”点击了广告。

此外,一些开屏广告还进行伪装,变身成微信零钱提现、微信红包、手机网络设置、未读消息、版本更新、无网络服务提示等消息提醒的模样,诱骗用户点击。有时打开一款App,如果使用者对这些“提醒”信以为真,按照图片中的暗示点击跳过或取消,不仅跳不过广告,还会被“带着”跳转到了其他广告页面上。

开屏广告对老年人造成的困扰尤其明显。由于视力老化、手机操作不熟练等原因,一些老人在打开手机App后,往往会无意中点击开屏广告,导致跳转到其他网页中,或无意下载某款软件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第四十四条规定: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,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,确保一键关闭。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》中也规定,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。

然而,一些开屏广告却并没有做到确保关闭标志“显著”,甚至还故意设置陷阱,诱骗用户点击广告,窃取个人信息,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选择权和网络私人空间。甚至还有部分开屏广告虽提供关闭方式但实际上关不掉、不好关掉,明显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。

近年来,工信部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,加大了整治力度。

根据6月份的整改通报,工信部正在重点督促用户反映问题较多的实用工具、学习教育、生活出行、求职招聘、运动健身等五类企业进行整改,进一步加大对APP弹窗信息关不掉或者未显著提供关闭功能标识,开屏信息、弹窗信息利用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至其他页面等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,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
工信部表示,下一步将把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作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重要举措,不断加大工作力度,扎实推进APP专项整治往深里走、向实里去,强化提升用户感知,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安全、更健康、更干净的APP应用环境。